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详情

圈子化的网络传播时代

发布时间:2014.03.17 新闻来源:艾和 新动力 浏览次数:


无论微博是否正在走向衰微,微信大热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在工作、开会的间隙,许多人不再是习惯于刷新微博,而是打开微信,或者玩打飞机,或者上微群,或者看朋友圈里好友发了什么照片。

新浪微博诞生于2009年,截至去年底用户超过5亿。微信于2011年推出,到今年7月份国内用户已达4亿,海外用户超过7000万。仅从用户数量增长看,微信的吸引力已在微博之上。从应用性来讲,微博就像公共广场,人声鼎沸,而微信就像好友俱乐部,让人感到温馨自然。这是微信后来居上,用户忠诚度高于微博的一个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微信弥补了微博私密性不足的地方,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工具。

这并不意味着微信将完全取代微博,而是表明,网络就此呈现出一些新的传播特征。这就是,网络人际交往越来越走向私密化,信息传播也日益趋向于圈子化。记得微博刚兴起的时候,有人认为这会成为男女认识交往的一把“利器”。有一段时间,确实也听说有人利用微博私信来结识异性网友。但很快地,随着微博的公共表达功能被激发,这种行为变得像是在广场上“勾搭”,看上去挺不靠谱。而微信一开始吸引人的地方,恰在于其“摇一摇”、“漂流瓶”等私密性交友应用。这就迎合了人们无聊、好奇以及寻找刺激等心理。

但微信的功能并不止于此,否则它难以获得更多人群的认同。微信的公众号(现在叫订阅号)功能,提供了公共传播的渠道,这个渠道包括了机构传播和个人传播。企业或政府部门可通过订阅号向特定人群传递信息,个人也可借助订阅号传播、分享信息和观点。微信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朋友圈,这是好友之间分享照片和纯文字的平台。相对于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受众对象仅限于好友,具有一定私密性。这样的话,网络信息传播就进入了圈子化时代。

这种圈子化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模式与传统人际传播具有一定相似性,却又迥然有别。微信的圈子化传播虽然具有一定隐私性,但却不是封闭性的。因为每个人的圈子不一样,既有交集又有延伸,如果一则消息具有公共价值,就可能像滚雪球一样从一个圈子传递倒另一个圈子,最终获得与微博类似的公共传播效应。就此而言,微信既满足了人们的隐私性需求,也提供了公共传播的另一种渠道。尤其是在打击网络谣言的背景下,这或将加剧网络信息传播的圈子化特征。

不过,微信开发商的兴趣似乎并不在于此。新版微信除了折叠化订阅号,还提示可能在后续版本中取消朋友圈的纯文字发表功能。这意味着,开发商或者无意于把微信变成类似微博的公共信息传播与表达工具。当然,在网络时代,一个应用程序可能改变用户的需求与习惯;反过来,用户需求也将改变一个应用程序的存在价值。微博的公共传播功能,其实是用户需求累积的结果,而微信的圈子化传播特征,说不定也将促使开发商为此作出改变。

本文共分 1